水與城市的關系,決定了可持續的未來發展,今天,我們必須反思
為什么?水不在溫順?
快速城市化,使水資源趨緊張,枯竭
不精明的增長策略,耗損自然資源
薄弱的基礎建設及滯后的設施維護工作影響城市安全
利益驅動,污染造成自然生境的毀滅性損害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地區。
海綿城市背景。
1、現狀問題-水多
據建設部2010年對349個城市內澇情況調研的情況,2008-2010年共有289個城市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內澇,占調查城市數的80%
發生范圍廣,積水深度大,積水時間長。
近年來,逢雨必澇逐漸變為我國大中城市的問題所在,人們首先聲討的是城市排水系統。
現狀水少問題
據WHO全球每年有10億人在遭受缺水的困擾。
有報告認為,21世紀的水資源將和20世紀的石油一樣重要。
在685個城市中,約有400個城市面臨水資源的問題,其中缺水嚴重的有108座。這些城市缺水量約為70億立方/年
現在問題-水臟
據WHO全球每年有10億人在遭受缺水的困擾
發生范圍廣,積水深度大,積水時間長
據全國水質采樣的結果來看,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情況不容樂觀。全國主要的河流水域域水環境或多或少的受到感染。
政策背景
2014年4月,習近平在關于保障水安全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根據資源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布局,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資源,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關于海綿城市六字方針
“滲”:能把更多的雨水滲透到城市的地下儲存起來
“滯”:不能讓雨水很快流走,也是要把它更多的留在城市里
“蓄”:就是采取多種措施蓄水,城市有水才有靈氣
“凈”:把水凈化,跟污水處理異議,雨水也想要處理
“用”:有水了就要合理利用
“排”:將多余的雨水通過地下管網排出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措施
措施一-“滲”源頭減少徑流、凈化初雨污染
1、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淺凹綠地,被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涵養地下水。
2、透水鋪裝
透水鋪裝是指具有透氣,彩石透水和重量輕的特點,也可稱排水混凝土,有效補充地下水,緩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環境問題。
措施二“滯”延緩雨水峰值出現時間
生態草溝又叫植被淺溝或者生物溝,雨水徑流通過值草阻攔,逐步緩慢下滲,最終用于補充綠地的土壤含水量,實現降雨徑流的全部吸收凈化,同時減少綠地澆灌用水,達到消減降雨徑流,延緩洪峰的目的。
措施三“蓄”降低峰值流量,為雨水利用創造條件
濕塘是指具有雨水調蓄和凈化功能的景觀水體,雨水同時作為其主要的補水水源,濕塘有時間結合綠地,開放空間等條件設計為多功能調蓄水體,即平時發揮正常的景觀及休閑,娛樂功能,暴雨發生時發揮調蓄功能,實現土地資源的多功能利用。
綠色屋頂的雨水徑流控制措施,由于屋面需要保證不會被植被根系穿透,且要耐旱,所有對植被有特殊要求,考慮房屋的承重能力,其結構也很特殊,很多時候采用一些輕質材料,構造復雜,且成本較高。
措施四“凈”減少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
人工濕地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防止環境的再污染,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
措施五“用”合理利用雨水,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雨水收集利用是一種綜合考慮雨水徑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統,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生態小區雨水利用系統等,將雨水用作噴灑路面,澆灌綠地,蓄水沖廁等城市雜用水,雨水收集利用技術是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措施六“排”減少內澇,提升城市應變能力
城市排水系統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處理廠組成,在實行污水,雨水分流控的情況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處理后,排入水體或回收利用,雨水徑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雨水通常分散就近排入水體,雨水不能自流排出,為排除城市內澇。
上一篇:路面磚透水磚碼磚機